阳美翡翠玉雕是广东省的一种民间玉石雕刻技艺,它兴起于20世纪初,流布于揭阳市东山区磐东镇阳美村一带。阳美翡翠玉雕工艺系由旧玉器加工技术发展而来,目前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,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。
阳美翡翠玉雕用料考究,制品主要采用缅甸北野人山区(帕敢玉石场)和国内出产的优质玉石,这些原料质地晶莹剔透,硬度极高。阳美翡翠玉雕善于利用玉石的天然纹理,讲求奇、巧、精、特,造型小巧玲珑,逼真生动,雕工精湛纯熟,玉器制品宛若天成。
中国翡翠雕刻艺术分南北两大风格体系,阳美翡翠玉雕属于“南派”,有浮雕、立体雕、托地雕、镂空雕、调水雕等多种技法和样式。在技艺形成过程中,阳美翡翠玉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潮汕木雕、石雕、潮绣等当地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影响,显示出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。
2008年,阳美翡翠玉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百鸟朝凰(林潮明 作)
西天取经(夏御鑫 作)
20世纪初从玉器加工起步, 被誉为“亚洲玉都”“中国玉都” 。
揭阳玉器产业以阳美村为核心,是在阳美村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玉器加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20世纪初,阳美部分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收购旧玉器加工,由此开启了揭阳玉雕的历史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阳美加入玉雕行业的村民增多,同时带动了周边乔西等村落的村民加入其中,初步形成了家庭作坊,玉雕技艺得到提高。
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玉雕作品
改革开放的勃勃生机,让善于经营的揭阳人发现了玉器市场的潜在需求,阳美人开始集资直接到云南购买翡翠原料回来加工,而乔西人则走向北京、河南等地收购民间遗存的和田玉原石。随着时间的流转,阳美、乔西、乔南三个村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翡翠、白玉综合市场。
揭阳玉石毛料公盘现场
揭阳玉都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最集中的
中高档玉石翡翠加工基地和批发销售基地
工艺/玉雕
“量料取材,因材施艺” 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。
岁寒三友(张炳光 作)